筹建经过
2018-09-04
1946年2月26日军工部派郑汉涛、陆达、刘贵福、耿震等四人为考察组,来到长治以北30公里的石圪节一带选择建厂地址。首先是考察调查了解这里的资源条件,主要是煤、铁、矿、水、坩土等情况。经过多次详细的实地考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石圪节的煤可炼焦,距石圪节不远的西白兔可建电厂、石圪节东面黄碾镇曲里村有坩土可制造耐火砖,石圪节南面三公里外有清漳河。故县村地处山沟、地形隐蔽,长太公路横穿其间,交通便利,便于转移。鉴于上述种种条件,考察组的同志一致认为,石圪节下面的故县村十分符合在此建厂要求,厂址就选在这里。据此,回去后向军工部写了建厂报告,立即得到批准,并成立筹建委员会开始作建厂准备工作。
1947年春,乍暖还寒,建设大军浩浩荡荡云集故县,揭开了建设故县铁厂的序幕。开始计划筹建一座日产五吨的炼铁高炉,首先把河北峰峰的小高炉迁来长治,用当地铁矿做原料进行试验,边试验边设计,边制造各种设备,日产生铁500公斤。通过试验,为故县铁厂建设高炉提供了经验。当时,敌人封锁严密,在一无材料,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广大职工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没有东西自己找,没有设备自己造。正值紧张建设之际,阳泉宣告解放,鉴于形势的变化,军工部决定将阳泉溶化铁厂日产20吨生铁的二号高炉,搬迁到故县以扩大建厂规模,生产生铁支援解放战争。军工部当即派陆达、陈志坚、常韬等同志前往阳泉拆搬高炉。当时没有车辆和运输工具,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群策群力克服了运输交通等多方面的困难,采用了人拉、肩扛的办法,历尽千辛万苦,大家昼夜兼程餐风露宿,翻山越岭,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将高炉全套设备完整无缺地运来故县,创造了太行山上人工搬运史上的奇迹。
高炉搬来后,在组织安装中,广大工人干部立足自力更生,用自己制造和代找的办法,解决了一个个难题,高炉安装需要打地基,当时搞不到水泥,大家就出主意想办法,就地取材,试用了用三成白灰,六成黄土,一成坩土混合而成的三合专用土,经人工多次夯打,便成了坚实地基。通过承载试压,完全符合使用要求。砌炉没有耐火砖,就在故县北的西沟村,利用烧砖窑改建耐火生产砖窑,解决了建设高炉所需。工程师李树仁大胆革新创造,用煤矿的生铁水管,设计了三台独特的管式热风炉,取代了现代烤贝式热风炉缩短了安装建设时间。进入冬季以来,没有厂房就在野地干,住的是民房,吃的是小米黄窝头,大家不怕天寒地冻,苦战在冰天雪地。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早日建成炼铁厂,多生产生铁,支援前线,解放全中国。
经过几个月的团结战斗,于1947年底高炉正式建成,1948年元月8日正式点火,10日凌晨流出第一炉铁水,当年平均日产生铁15吨,当即召开庆功大会,隆重庆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太行山第一座炼铁厂胜利诞生,大会奖励了建炉有功人员,向获得“刘伯承工厂竞赛运动”的英雄模范颁发了奖章证书,晋冀鲁豫军区和军工部首长发来贺信祝贺,给全厂集体记大功一次,奖冀钞一百万元。
1948年4月,山东渤海解放区第七兵工厂(炮弹翻砂厂)奉命迁来与故县铁厂合并,这时故县铁厂的技术队伍得以充实,利用本厂高炉生产的铁水,开始就地铸造六o、八二、一二o迫击炮弹毛坯。从此,太行山人民军事工业有了自己生产的、质量基本稳定的、可满足供应的灰生铁,为大幅度提高炮弹生产量、降低成本创造了条件。当时,人们高兴地把高炉投产称为太行山上的“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