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www.尊龙凯时888

回忆文章

我对故县铁厂的回忆


李宝庆
2018-09-04

长治钢铁厂是我根据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战争年代建设起来的第一座现代化的生产灰质生铁的工厂。


    我是在一九四八年的二月奉太行军工部的命令,从河南武安和封镇兵工五厂调来铁厂的,来厂时高炉已开始出铁,原厂长李吉瑞、政委熊杰同志均调走,他们二位前是陆达同志总负责,开始我为政委,不久就任为厂长(兼该厂总支书记)。直至一九五一年的六月份袁得思同志调来任厂长,我调出工厂去太原七四三厂。在这三年多的时间,虽然由兵工转地方工业部门,后又转回兵工的隶属关系的变化,但工厂在上级和党的领导下,全厂职工团结一致,艰苦创业,使高炉能较连续(其中高炉大修两次,1 9 4 9年初和5 1年初),高质地(结晶很好的铸造生铁)大量地(每日二十吨左右)生产出灰质生铁来,供应兵工生产和地方建设的需要。


    一、拆迁和建设20吨现代化高炉,是上级领导的果断决策,它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和太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据我所知,为解决军工生产所需的灰质生铁,从抗日战争期间陆达同志(原太行军工部工程处副处长,柳沟青城铁厂厂长)在最困难时期,就研制生产过,因客观条件不允许而未能得成。解放战争时,也在小型的试制,但因战争的影响也未能成。一九四七年五月初,我军解放阳泉后,在严峻的情况下,领导果断地决策,将阳泉铁厂二号高炉拆迁至屯留附近的故县村,这一决定由赖际发政委下达给陆达并陈志坚、李吉瑞等同志贯彻执行。他们以神速的行动,最快的时间,克服很大的困难,从拆炉运输只用半个月的时间,就运到故县,并以科学的态度就地取料打炉基,烧制耐火砖,制造机械部件、配件,建设场地和必要的工房,准备采集和贮藏矿石、焦炭、青石等原料。从四七年的七月份至四八年的元月八日点火,十日正式出铁,前后不足半年时间,就把高炉矗立起来了,这项果断决策,神速行动意义深远,它为炮弹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也供应了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高炉的建设有力地保证了太行区的军工生产任务和支援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为迎接解放战争的伟大战略决策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铁厂的高炉建成出铁,使太行军工厂炮弹生产得到了原料的保证,结束了过去白生铁铸造炮弹再经过焖火进行加工的时代,由于有了优质的铸造生铁的保障,而大大使炮弹的质量得到提高,杀伤破片威力增大。


    为了扩大军工生产,适应解放战争的需要,减少运输量,上级领导决定从故县铁厂除生产灰生铁外,利用已有的大工房和其它面积组建炮弹铸造车间。四八年四月,将华东军工部七厂(原勃海翻砂厂)迁至太行。以孙允三厂长带领的200余人迁来故县与故县铁厂合并。四九年三四月又将柳沟铁厂的一大部分干部和工人合并,这样就大大加强了各种炮弹毛坯的生产。在这期间太行区广泛地开展了刘伯承工厂运动,为了支援三大战役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灰生铁除供应军火生产外,为解放区的经济建设也调出了大量的主铁。


    由于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形势发展很快,为了修复铁路,适应全国解放的需要,上级给了故县铁厂生产铁路上用的平板车的任务,我们毫不犹豫的安排组织了生产,调整技术力量和生产人员,组织生产线,调整了增加的机械木工设备,在较短的时间就生产了大批平板运输车。


    在高炉生产的同时,陆达同志和其它技术人员为解决水泥的供应和需要,就研究使高炉出铁时流出的炉渣,通过冷水激化加上其它配料加工生产出了矿渣水泥,当时即可达到400一500#的质量。这样就解决了水泥的有关问题,虽然量不大,但也解决了当时那个地区的不少问题。为生产水泥,粉磨工房工作的王培彦同志,在给天轴加油时,头部被严重搅伤。在水泥生产上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三、在高炉的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依靠和充分发挥了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老工人师傅的智慧和力量。 


    整个高炉的拆迁和故县铁厂枣臻焦厂的设计规划,在军工部的领导下,由陆达同志指挥组织下进行的。从各地调集了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如指挥拆运高炉的陈志坚、陆达和常韬等同志。在机械设计上和定点建厂工程的耿震同志,柯成同志。在高炉的生产准备和生产技术指挥上,发挥了李树人、宋宗景等同志的作用。并从华北大学调来了一批学冶金的大学生。他们是李浮之、阎志一、安化普、吴鸿钧、马光国等,他们分在高炉上和工人们系统掌握整个生产技术,有效地保证了高炉的生产和质量的提高。 


    在工厂业务管理部门也都调配了一些业务水平较高的老同志,孙允三和吴侗光同志为副厂长协助我工作,常韬同志在器材工程上,李超、徐洪涛同志负责采矿,余英同志负责行政总务工作,杨瑞丰、贺发科同志负责工程生产计划调度管理工作,财务会计由张俊同志负责,这些同志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负责地工作,王忠厚同志负责医务工作。在党政工会工作上,除我兼党总支书记外,常海文是总支副书记,姚国璋、张玉成同志先后负责工厂保卫工作,肖忱、牛占山同志负责工会工作,陈胜魁同志先后负责青年团的工作。


    我们充分调动和大胆使用了一些老师傅在不同岗位担任领导工作,如负责高炉毕映海同志,还有张晋、石拉义、石千义等分班在炉台、炉顶代班作业;常久思同志负责热风炉工作;孙士成同志负责电工班工作;钳工班崔绍林、吕鸿福老师傅。西沟耐火材料工部由宋忠恕同志,后来又由王久详同志负责。这些同志是随高炉搬迁时从阳泉铁厂来的(同时来的还有很多师傅工人)。锅炉由李金老师傅负责(解放焦作来的)。风机房有王治安同志负责(河南六河沟煤矿来的)。机工梁素珍,钳工程洪瑞师傅,锻工赵海金师傅,在炮弹铸造上仍是由老军工铸造师傅高秀春同志负责。在整个工厂生产管理各个环节都有这些有经验有技术的骨干负责,这就保证了整个工厂的生产活动,并为后来钢铁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输送厂技术骨干。


    四、在党的领导下勤俭创业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保证了高炉的连续生产。 


    高炉的热风机、鼓风机随炉拆搬来只有一台蒸汽鼓风机,只要运行中发生问题和定期检修,这就影响高炉的连续生产,为了保证高炉的正常生产,在后来有了电力的条件下,千方百计地从河南弄来两台罗茨式鼓风机。在共产党员老师傅马德昌、孙世成同志的努力下,很快使鼓风设备有了条件,使高炉生产有了保障。


    高炉的热风炉原来随拆迁来的有克虏门式热风炉,由于当时建焦炉需要,钢板非常困难,加上那样的热风炉需要大量的耐火砖,一时是解决不了的,在这种情况下陆达同志提出由李树仁同志设计了三座反焰式管式热风炉,从而解决了热风供给问题。热风炉开始使用煤炭烧炉,后来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建立了地下煤气道,将高炉放掉的大量煤气收回来供热风炉,后来又将煤气道引长至锅炉房,使蒸气锅炉也使用上煤气,这种技术措施的实施大大地节约了固体燃料,每月可节约六吨以上的煤炭,还解放了加煤的人力,使工作房非常干净。


    高炉的大量灰尘由贮尘器贮去大部分外,仍有不少灰尘随煤气送到煤气道内,这样就需要一个月或两个月将地道的灰清理一次,这件事情是一件非常危险和艰苦的劳动,它关系到清灰时下地道同志的生命问题。每到清煤气沟时都好象布置一次战斗一样,从党内党外做动员,并预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和组织工作。从厂领导到管生产的各级领导同志,全体医务人员一起到现场准备抢救,共产党员常久思同志,毕映海同志和其它同志,都是在每次清灰中身先士卒下坑道清灰。每个人下去都将绳子系在腰上,并规定作业时间有专人在上边招手,有多次被煤气熏过去而采取人工呼吸,用闻呵莫尼亚水来紧急抢救。在长期多次的清理中技术人员和老工人提出的改进措施,在地道设刮灰板用搅车钢丝绳往外拉,是进了一步,但仍需下人,还是一件艰苦的工作,这种不顾个人安危一心扑在人民钢铁事业中的英雄们是十分可敬的。


    在高炉生产过程中,由于一些故障使炉渣低下,出铁口冻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人工用钢钎大锤硬把它打开,这种劳动量是可想而知的,有时几个小时也打不开,因当时我们没有氧气,没有细的钢管,只好使用人力打。我们炉台工不少,年轻体壮的师傅工人都一个个汗流夹背地干,杨翔章师傅就成为有名的锤手。后来也曾用过氧气,(因为氧气从太原拉来非常不易),自己也用铁皮焊了一些小管,这些也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这种艰苦劳动勤俭节约的精神是值得永远发扬的。 


    高炉曾在1 94 9年年初1 9 5 1年初两次进行大修,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质量进行的,并且将高炉系统各个设施设备都一齐检修。 


    五、故县铁厂是太行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建设起来并进行生产的。 


    故县铁厂建设不易,但进行维护正常生产更是不易,一座日产二十余吨的高炉,每天要吞吐七、八十吨原料和成品。在当时困难条件下,没有正规的矿场,焦厂又没有现代的交通运输工具,全靠人担,毛驴小车运来和运去。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如:铁矿石附近有小汗山矿,但它量少品位不高,远不够供应,负责采矿的同志就到壶关、平顺等地,在当地党和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到处找矿。选矿因没有层矿,大都是储量少的鸡窝矿,为了保证需要就要有十几二十个采矿点,全靠人民群众人工采集。


    焦炭在现代化焦厂未建起前就用石圪节王家庄的土焦,并建一条小轨罐车往厂运输。


    青石也是从山上人力骡马运来。


    要维持正常生产就必须经常有足够的必须的贮备,在那种困难条件下,就要经常克服天气和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只有依靠广大人民支援,才能保证正常持续地生产。


    至于工厂建在故县除工厂建有必要的工房设施外,当时我们没有任何生活福利设施的建设,像军队一样,完全依靠群众,住在故县及附近村子的老乡家里。故县一带曾是我八路军总部和抗大一分校居住过的地方,群众对我们的工厂是极为爱护和支持的,每家老乡差不多都是自己住房很紧,也要把房腾出来给工人和带家属的同志居住。有的把整个和半个院子腾出来给我们作医院,把大庙做为我们工厂的集体宿舍和大伙房。几年中,工农关系十分融洽,团结相处,互相帮助真似亲人,使我永远怀念。


    以上是我的简要回顾,由于时间过长,已有三十八九年了,不少事情和人员记不起来了,手头又没有那时的资料,只靠脑子回忆和同志们的谈及,因此恐有不妥,希同志们补充,修正批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