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屠刀不泯革命志——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的坚持与探索
2021-04-14
1928年,反动派四处镇压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即便如此,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中国大地依然闪耀着星星之火,无数共产党员前赴后继,奋不顾身为革命而斗争。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彻底暴露了反动本质,向共产党员展开了残酷的杀戮。一时间,中国大地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夏明翰、向警予、周文雍、陈铁军等无数共产党员倒在屠刀之下,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保守了党的秘密,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延续了革命的精神。
此时的中国,被反动派掀起的血雨腥风所笼罩,在国内难以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召开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的五一村召开,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
党的六大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党的总路线和中心工作等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对中国革命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井冈山的革命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毛泽东总结部队做群众工作的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对于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正确处理军队内部的关系特别是军民之间的关系、瓦解敌军等,都起了重大作用。
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为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从此,中国历史上就有了威震天下的“朱毛红军”。朱毛胜利会师,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井冈山的武装割据,以及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红军主力返回井冈山后,粉碎了敌军发起的几次“会剿”,一连打了几个胜仗,使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全盛时期,井冈山根据地面积达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达50多万人。
5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委,统一领导湘赣边界红军和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并总结井冈山工农革命军和游击队的作战经验,提出了著名的游击战“十六字诀”,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10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根据大会部分决议内容所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一个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
在全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燃起了星星之火,使革命看到了希望,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经验,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最为可贵的是,毛泽东在斗争实践中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思考和总结,逐步形成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从挫折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