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www.尊龙凯时888

媒体出版物

灶上的变迁


张睿
2018-10-23

灶上的变迁

□ 张 睿

“自从接通了天然气,感觉方便多了。而且,我听说,与使用液化气相比,每年还能节约300块钱呢!”对于公司生活区天然气改造项目,家住文化小区的刘师傅长舒了一口气,因为天然气管道已经通到了他家,踉踉跄跄与钢瓶“互动”的画面今后就成了回忆中的往事。刘师傅身有轻微残疾,年近60,因为生活不宽裕,他总是自己开小三轮驮着钢瓶去换气,省下别人送气需要支出的几元钱。回想起以前换钢瓶的场景,他颇为感慨,“即使我的电动三轮能把我和钢瓶带到家门口,但进进屋,装一装,也总是让我一副狼狈!”

  现在好了,天然气直接入户,让刘师傅获得感满满,“公司在抓好经营生产的同时,还不忘保障民生,做了这个大好事,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

  6月4日,随着西沟小区最后一户住户接通天然气,集中送气工作全部结束,标志着公司生活区天然气改造项目圆满成功,共计8126户安装了天然气,开启了“绿色能源时代”的征程。

  30年前,液化气替代了烧煤起灶;

  30年后,液化气退出历史舞台,被天然气全面替代。

  新旧更替,不变的是公司数十年如一日关注民生不断线的真情厚意。

从无到有,先行一步,

液化气走进长钢人的生活

  1989年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行了10余个年头,大江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当时的钢铁工业来说,技术改造的不断推进,使钢铁行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据2007年编撰的《长钢志》记录,1989年的长钢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当年,公司先后开发和试制轻轨、周期扁钢、锚杆钢、管坯钢等新品种,尤其是焊条钢质量稳定、性能可靠,产品覆盖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焊条钢市场,并出口至美国;全年钢产量突破30万吨,提前一年实现“七五”规划。正是在这样的内外部环境中,公司着力提升职工群众生活质量,决策部署“引进”了液化气。

  当时的长钢,一个小规模的煤池几乎是每一个家庭的“标配”,用来生火做饭和冬季取暖。四工地大院里,每个排房外面的煤池就像是一道专属于那个时代的“风景线”。

  液化气当时是新鲜事物,相比较烧煤具有清洁、安全等优势。1989年7月,由当时的生活处负责,在原热带车间东南厂区平整出一块场地,建起了临时库房,用于储存液化气,并就车分装钢瓶。之后边建站、边发灶具、边试供气,直到坡底储存站建成。当王庄煤矿、周边村镇的居民还在烧煤的时候,长钢人已经“先行一步”地用上了液化气。

  当时正值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液化气采购比较难。因为自己拉运液化气比送货上门便宜,因此,液化气拉运员这个岗位应运而生。

  据时任液化站站长的吕子健介绍,当时的拉运小队共有六人,武晋国为队长,一般十多天能购回一车气。但是逢着冬季,不光拉运周期长,且途中困难重重。有一次,在归途中,因雪天路滑,通讯设备又不似现在这般方便,行至某处迷了路。他们载着液化气蹒跚而行,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误入一个小山洞卡住被搁浅,进退两难。槽车车顶是安全阀,出于安全考虑,不能任其无限制地摩擦着前行,经过集体商议,他们最终决定将轮胎放气,滚着车轱辘终于驶出了山洞。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尽管当时只有千余用户,但他们的肩头扛着公司的嘱托和信任,为了做好液化气的供应始终忘我地工作着。

  从建站起,液化气售价历经几个阶段。1999年6月,公司对液化站实行“定额补贴, 限量供应”政策 ,  由“暗补”变为“ 明补 ”, 每年给每名职工补贴60元 ,  随之气价调整为42元/瓶。1999年10月1日再次恢复福利价供气,公司对液化站继续实行“暗补”政策,无论市场气价多高,内供气价一律34元/瓶,其余部分由公司补足。据粗略统计,截至2017年底,液化气用户已逾万户。

从筹建到服务用户不断扩大,从隶属生活处到燃气厂再到动力厂,从自己拉运到送气上门,从参与液化站设计、建设的现年80岁的吕起风老人到后来历经7任站长,液化气陪伴长钢人走过了30年的历史。不管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液化气的历程中始终写满了公司关心关注民生的重托,始终充盈着公司赋予的使命。 

提升品质,改善环境,

构建清洁能源体系

  职工生活区天然气改造项目,是为响应国家安全环保及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等政策号召、顺应国家城镇化建设发展趋势、促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专业化运营管理、确保职工安全用燃气、降低燃气使用费用、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而提出和实施的,是一件利企利民的大好事。

  该项目于2016年3月开始筹划,2017年3月签署合作框架协议,4月正式启动改造工程,12月改造工程竣工验收,2018年3月开始置换送气,6月4日完成集中送气工作。

  历经2年多时间,在公司党政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专业部门和单位的通力协作下,在广大职工家属的支持配合下,该项惠民工程最终圆满安全实施完成,标志着长钢液化气供应工作近30年历史的结束,也标志着长钢办社会功能的退出迈出了第一步。

  在项目实施期间,为把好事办好、好事办实,公司专门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对项目的实施进行了研究决策,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部署,先后有16个专业部门和单位参与配合该项工作。其中,规划发展处全方位联动,参与项目实施前的沟通、谈判等诸多事宜;动力厂为配合做好液化罐和液化气回收处置工作,先后委派45人参与;后勤服务中心为配合改造工程建设及置换送气工作推进,先后委派20人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公司与华润燃气有限公司积极谈判,争取到了初装费用较大幅度的优惠——由3800元/户降至2600元/户,且老年公寓278户按2000元/户收取,并免费对5个职工食堂及专家公寓36户安装天然气;同时争取到华润燃气免费向103户低保户每户赠送价值400元左右的天然气灶一台,且燃气具产品统一按7.5折销售等。按实际改造8126户收费情况来看,本次天然气改造共计降低费用1005.28万元(不包括燃气具产品优惠及免费为5个食堂安装天然气)。项目实施后,与原来使用液化气相比,每户年可节省费用约300余元。

  天然气杂质少、热值高、污染低、无毒、易散发,比空气轻,不宜积聚成爆炸性气体,可有效避免燃气泄漏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天然气连续供应,更加方便居民生活,实现了专业化运营管理,居民使用天然气更加安全可靠。

  项目的实施不仅每年可为公司节约近百万元的费用投入,还彻底解决了公司液化气专业化管理技术薄弱等问题。

紧锣密鼓,高效协同,

为早日“通气”不懈努力

整个项目的圆满成功,固然离不开前期大框架的构建和“图纸”的描绘,但与相关人员快马加鞭将“图纸”落地的扎实行动有着密切关系。

各参与单位和人员都从公司大局出发,积极配合华润燃气推进项目实施,从合作谈判、争取优惠、摸底调查、签署合作协议、技术勘察、论证审查、开展宣传、启动改造、竣工验收、置换送气、液化罐及液化气回收处置等环节,尽心尽力,加班加点,双休日不休息将工作做细、做实,为项目安全圆满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周密部署实现安全施工。

  后勤服务中心精细组织,周密安排,认真打好“提前量”,确保了施工安全稳顺,同时,保证了施工期间家属区住户的正常用水用电等。公司家属区的地下,供热、供水、供电、下水道等纵横交错,每个小区施工开始前,后勤服务中心电工组、管道组和居民区域组及华润施工人员“四方人马”一准会出现在现场,针对挖坑选址、挖掘深度等进行耐心的勘测和细致的斟酌。为此,一干人马在现场一待就是一整天,一坚持就是好几个月。从2017年4月开始协同工商银行进行天然气开户收费,到5月份施工运行检查,再到2018年3月12日开始送气,直到6月4日结束“通气”工作,居民区域组人员努力克服人少、工作多的实际,不等不靠,主动担当,脚踏实地推动着项目一步步实现新的进展。其中,送气工作进行的近三个月,居民区域组的小区管理员们每天跟着华润燃气的专业人员入户工作,他们不厌其烦地做着协调、沟通、解释工作,几乎每天都是饥肠辘辘地奔忙到下午2-3点才能吃到午饭。但是他们任劳任怨,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早日完成“送气”工作。

  ——液化气钢瓶有序退出。

  为了实现天然气安全使用与液化气退出无缝对接,公司多次召开“关于职工生活区天然气置换送气”专题会议,动力厂作为实施此项工作的主体单位之一,就如何做好罐装液化气退出和钢瓶回收积极工作。首先,为提早做好液化气停供前的资料准备,动力厂于3月5日前完成了长钢生活区及周边农村租房职工、与长钢关联单位的液化气供应等用户的摸底登记,共入户家访80余用户,向家访及自换气用户发放“安全使用常识”宣传单500份。用户自换满意度调查39户,满意度达96%以上;其次,动力厂根据各小区天然气开通时间节点,组织工作人员同步到各小区指定地点,与后勤服务中心等单位紧密配合,现场完成对钢瓶的回收及钢瓶残液的称重——折价——销户等一系列流程,让用户看得明白、退得放心。同时向用户现场出具退款凭证(内容标注钢瓶款额、残液款额),用户在后勤中心服务大厅交付物业水电费时可凭退款凭证冲抵物业费和水电费。截至目前,共回收钢瓶7044只;三是着眼降本增效,圆满完成回收余液气瓶的二次销售,余液共计销售1454瓶(6352.20kg),销售收入达28445元;四是为方便零散用户的退瓶,5月2日起,动力厂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铁运部、老焦化及周边农村零散用户办理钢瓶回收退现,共计注销用户237户。过程中,动力厂7名转岗人员的默默奉献被传为佳话。他们正面临转岗和竞岗,但是带着对液化气几十年的情感,用自己的付出做实做细液化气退出的扫尾工作。他们的心中有惆怅,有不舍,但为了清洁能源在长钢的“落户”作着最后的坚守。 

  从烧煤到液化气,从液化气到天然气,30年的历史变迁,30年的情谊传承,灶上的变迁,承载着公司关注民生的浓浓真情,蕴意着公司30年坚定的发展足迹。而清洁能源的推广让职工家属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网站地图